服务热线:13988889999

站内公告:

诚信为本:市场永远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。

山西日报:“紧日子”与高效能不矛盾

你的位置: 首页 > 客房展示 > 标准间

山西日报:“紧日子”与高效能不矛盾

2025-09-29 15:48:10  点击量:

  俗话说:“精打细算,才能油盐不断;粮收万石,也要粗茶淡饭。”艰苦奋斗、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。修订后的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》(以下简称《条例》)自今年5月施行以来,各地党政机关带头过“紧日子”,务实之风、清廉之风劲吹,赢得群众广泛好评。

  但在实践过程中,一些地方对“紧”字理解不到位、执行有偏差。有的单位把过“紧日子”理解成过“苦日子”,一味“捂紧钱包不花钱”。该更新的办公用品不更新,该搞的培训不搞,该为职工发放的福利待遇一减再减,厉行节约陷入了能砍就砍、能不干就不干的误区。这些误区无疑违背了过“紧日子”的初衷,其结果就是“紧日子”过成了“苦日子”,也过成了“懒日子”,不仅影响了工作的推进,也降低了职工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究其本质,这是另一种错位的政绩观,怕困难、怕犯错、怕担责,以过“紧日子”为由,行懒政怠政之实。

  什么是“紧日子”?为什么要过“紧日子”?怎么把“紧日子”过得有滋有味。这既是一道作风考题,也是一道治理课题。

  习指出:“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,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,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。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,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,艰苦奋斗、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。”曾经,“舌尖上的浪费”“车轮上的铺张”“超标的公房”等奢靡浪费之风盛行,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,败坏了社会风气。带头过“紧日子”,就是要切实纠治“”,勤俭办一切事业,降低公务活动成本,腾出更多资金用于发展所需、民生所盼。

  具体而言,过“紧日子”,“紧”的是不该花的钱,约束的是不规范行为,堵塞的是铺张浪费的漏洞。《条例》为党政机关在经费管理、公务接待、会议活动等方面定出了规矩、画出了红线。比如,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,不得提供香烟,不上酒;严禁以培训名义进行公款宴请、公款旅游活动;严禁为公务用车增加高档配置或者豪华内饰。显而易见,厉行节约是要在过度奢侈、虚荣攀比、假公济私上精准“切一刀”,而不是“一刀切”,什么钱都不能花。

  成由勤俭破由奢,过“紧日子”体现的是节俭务实,这与追求美好幸福生活并不矛盾。吃简单菜、坐二等座、住标准间,并不是“没苦硬吃”;严格控制经费支出,也不意味着束缚干部手脚;取消不必要的公务活动,更不会降低工作效能。但与此同时,过“紧日子”也不是要处处捉襟见肘,该省省、该花花,不能以“紧”为名,压减必要的合理的刚性支出,掣肘事业的发展,降低干部的合理待遇和民生福祉。

  事实上,思路一转天地宽,“紧日子”同样可以过出“大智慧”。今年年初,财政部建立了全国资产调剂共享平台。目前,平台已覆盖全国所有行政事业单位,且汇聚超过30万条资产调剂共享和需求信息。许多资产已完成调剂,物尽其用,有效节约了财政资金。这样的实践提醒我们,厉行节约不仅要锱铢必较,还要探索共享机制,在存量中寻找增量,在打破壁垒中挖掘机会,在智慧赋能中提质增效。

  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,不是一时之需,而是长久之计。既要在厉行勤俭节约、反对铺张浪费上争作表率,又不能在该投入的地方畏手畏脚。只有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,“紧日子”才能过出高效能,才能换来“好日子”。(陈力方)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

首页 |景点介绍 |客房展示 |景点新闻 |路线推荐 |农家院 |特色美食 |活动专题 |在线留言 |联系我们

13988889999

Copyright © 2012-2018 某某网站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

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玉沙路58号电话:0898-88889999手机:13988889999

ICP备案编号:琼ICP备88889999号

微信扫一扫

微信扫一扫

>